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

子女、健康、财产是大多数中老年人的软肋,不“套路”记者支招

来源:正观新闻 发布时间:2023-04-11 09:17:22

子女、健康、财产是现在大多数中老年人的软肋。骗子们就是抓住了这几点去设套。(网络图片)

近年来,针对老年人的骗局越来越多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“代理退保”“以房养老”“投资理财”等方式“套路”诈骗消费者,严重侵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。如何守好养老钱?4月6日,国家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3年第1期风险提示,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,谨防三类养老诈骗陷阱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骗子为何专盯老年人?怎样才能避免上当受骗?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。

三个养老诈骗陷阱都是啥?

现在,信息经常被泄露,不法分子非法获取保单信息后,通过诋毁保险产品、承诺更高收益等手段,鼓动老年人退保并购买所谓“高收益”理财产品。待老年人陷入圈套后,不法分子不仅收取高额“代理维权”手续费,甚至侵占老年人的退保资金。平安保险河南分公司经理杨凤玲说:“这是第一个陷阱,叫‘代理退保’。”

套路比较深的陷阱是不法分子打着“以房养老”的旗号,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购买所谓“理财产品”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。

而比较常见的陷阱是不法分子打着“国家扶持”“政策补贴”旗号,通过虚构投资理财项目或夸大投资收益,以“低风险、高回报”为噱头进行诈骗。

杨凤玲特别解释:“现在钱不好挣,银行利率太低,老年人有点闲钱也不太会投资,不法分子甜言蜜语宣称的‘以房养老’只是假借国家政策之名行诈骗钱财之实,老年人要从正规途径了解以房养老政策,千万不要被“保本高息”“保证收益”等说辞迷惑,避免落入陷阱。

骗子为什么专盯老年人?

骗子很猖獗,为何专盯老年人?

郑州和康医院外二科主任、主治医师戚亚奇分析指出,年纪大了,再健康的人也会落下些小毛病。无数保健食品、药品、器械诈骗的骗局在生活中发生也不是一次了,最初靠的就是免费送礼,吸引老人,等到猎物“聚集”,骗子们就会开始正式推荐自己那“包治百病”“延年益寿”的产品。

很多老人退休后都有一定的积蓄和退休金,即便如此,他们依旧想多赚点钱给自己存点养老金,也能减轻一下孩子负担。从事投资理财行业工作的王树新介绍说:“这时候骗子就用高额利息做诱饵,编出各种针对中老年群体的投资理财骗局,比如收藏古董、养老项目返利投资等,那些想赚钱的老人很容易会上钩。”

还有就是老年人大多孤独寂寞,最让人难以抵抗的还是”感情牌“,亲切地称呼老人”爸爸、妈妈“,老人生日准备蛋糕和礼物,逢年过节会带着米面油等礼品去看望。郑州市公安局的王警官提醒说:“子女们无法送达的关怀、无微不至的陪伴,恰是老年人最期盼的。用养老钱去购买陪伴,有些老人就是心甘情愿?”

如何避免中老年人上当受骗?

“做好以下三点,老年人基本不会上当受骗。”王警官说。

首先,不信“偏门”不贪“小利”,提高警惕防诈骗。一方面不信“偏门”,办理各类金融业务一定要通过正规机构和渠道;不贪“小利”,谨记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的道理。另一方面多了解金融常识,从正规渠道了解金融产品和办理流程,提高防范风险能力。

其次,不要被“保本高息”“保证收益”等说辞迷惑。正规的“以房养老”是国家施行的“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”。具体来说,就是拥有房屋完全合法产权的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,继续拥有房屋占有、使用、收益和经抵押权人(保险公司)同意的处置权,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。老年人身故后,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,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。不法分子宣称的“以房养老”只是假借国家政策之名行诈骗钱财之实,老年人千万不要被“保本高息”“保证收益”等说辞迷惑,落入陷阱。

最重要的一点是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机构和渠道,谨记“投资有风险”,警惕各类标榜“低风险、高回报”的投资理财项目,要选择正规机构和渠道,并对投资项目多方查证,谨慎对待。

子女要多给父母提醒诈骗套路

“面对现在各种针对中老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,老人自身一定要提高防骗意识。”针对老年人上当率比较高的现状,王警官称:“面对现在各种针对中老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,老人自身一定要提高防骗意识。要记住:天上不会掉馅饼,免费的东西背后都有代价,只有家人才是真的为你好。”

对于老人们的子女,王警官提醒大家,我们长大了,父母也变老了。在你面对家中老人的固执十分抓狂时,请想一下爸妈‘深陷骗局’的背后,难道不也反映出我们做子女平时的不上心吗?”“可以的话,请多陪伴下父母,常关注下父母的手机短信、微信、APP、银行卡有没有异常,及时发现问题。平常多向父母提醒诈骗套路,反复讲,看到诈骗相关的文章和视频及时转发给父母,就比如今天《正观新闻》记者采访我的这篇文章!”

统筹:刘书芝 编辑:樊无敌 版权声明

本稿件为独家原创,版权为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(正观新闻)所有,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,如有违反,依法保留追究权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  2015-2023 今日晨报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 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